帮你快速找医生

刘尚勤的发布

  •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后的最佳治疗时机需根据复发时间、前期治疗反应及基因风险分层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复发时间分层与治疗时机选择 1早期复发(≤6个月) 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或耐药性强,需立即更换全新机制药物,避免原方案(如既往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则换用免疫调节剂或双抗)​​ 优先选择CAR-T疗法或双特异性抗体(如BCMA靶向药物),因其对快速进展的肿瘤细...

  • 骨髓瘤复发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发布时间:2025-02-21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需结合复发时间、基因风险分层、既往治疗反应及患者体能状态综合制定,具体策略如下: 一、复发评估与分层 1复发时间分层 早期复发(≤6个月):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或耐药性强,需立即更换全新机制药物,例如从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转换为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或CD38单抗(达雷妥尤单抗)​​ 晚期复发(≥12个月):若前期治疗...

  • 缺铁性贫血的诱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2-21

    缺铁性贫血的诱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铁摄入不足**:-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豆类等这在婴幼儿、青少年以及特定饮食习惯的成人中尤为常见-素食者或长期饮食单一的人群,由于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不易被人体吸收,也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2**铁吸收障碍**:-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会影响铁的吸收这些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02-21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截至2025年) 一、新型靶向药物与联合治疗方案 1CD38单抗联合疗法 Sarclisa®(Isatuximab):新一代CD38单抗联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VRd方案),在III期临床试验(IMROZ研究)中显示可将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0%,并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该方案已被FDA授...

  • 在家族中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以降低患病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致癌因素**: *家族成员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的化学物品,如农药、染发剂、某些化学溶剂等 *减少电离辐射的暴露,如X射线、核辐射等如果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接触,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

  • 弓形虫感染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5-02-21

    弓形虫感染的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宿主免疫状态及临床表现制定个性化方案以下是弓形虫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一、治疗原则1**免疫正常宿主**:-无症状感染者通常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如淋巴结炎)可考虑短期治疗2**免疫抑制宿主**(如HIV/AIDS、器官移植患者):-必须治疗,尤其是活动性感染或潜在感染复发3**孕妇及先天性感染**:-需积极治疗以减少胎儿感染风险...

  •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后的治疗策略

    发布时间:2025-02-21

    多发性骨髓瘤(MM)复发后的治疗需根据复发时间、既往治疗反应、患者体能状态及基因风险分层综合制定策略,具体方案如下: 一、复发评估与分层 1复发时间评估 早期复发(6个月内):提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耐药性强,需更换全新治疗方案,避免原方案​​ 晚期复发(12个月后):若既往治疗深度缓解,可重启原方案或升级药物组合​​ 2病情分层 高危因素:存在染色体异常(...

  • 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2-21

    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消化系统影响缺铁性贫血初期,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消化功能异常由于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胃肠道黏膜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便秘或腹泻等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二、免疫系统影响铁元素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元素之一缺铁会导致免疫...

  • 多发性骨髓瘤(MM)复发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针对多线治疗失败或耐药患者,以下为具体治疗策略及效果分析: 一、主要免疫治疗手段及临床效果 1CAR-T细胞疗法 靶点与机制:靶向BCMA(B细胞成熟抗原),通过基因改造T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杀伤骨髓瘤细胞​​ 临床数据: 多线复发患者总缓解率(ORR)达60%-80%,完全缓解(CR)率约40%​​ 中国患...

  • 多发性骨髓瘤概述

    发布时间:2025-02-2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属于B细胞淋巴瘤范畴​​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比例约为15:1​​其特征包括异常免疫球蛋白(M蛋白)分泌、溶骨性骨破坏及多器官功能损害​​ 一、主要症状与并发症 1骨骼损害 骨痛:最常见首发症状(70%以上患者...

1 2 3